“毒蘑菇是顏色越艷麗毒性越大嗎?”“黑色金屬是黑色的嗎?”“水下機器人都有哪些‘高強’的本領?”……5月18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拉開帷幕。為期兩天的活動中,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系統單位科研機構標本館、科普基地、部分科研儀器、研究平臺等設施紛紛向社會公眾敞開大門,精心打造了一場“美味豐富”的科學盛宴。
小身材“海斗”號能下潛萬余米深海
公眾科學日期間,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舉行了以“探索世界智造未來”為主題的科技成果展。其中,“海斗”號萬米級自主水下機器人和深海液壓機械手系統兩項科研成果的實物首次與公眾見面。
別看“海斗”號身高只有1.2米,與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差不多,但它的體重卻有260公斤,最大工作水深11000米,它可以在自主、遙控和混合式三種工作模式下切換。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海斗”號的本領可不小,攜帶CTD(溫鹽深)傳感器和攝像機,可以進行光纖通信和銥星通信,GPS定位,搭載頻閃燈和照明燈。2016年至2019年,“海斗”號連續三年赴馬里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參加我國綜合性萬米深淵科考,最大下潛深度達到10905米,使我國成為繼日本、美國之后第三個具備研制萬米級無人潛水器能力的國家。
活動中,與“海斗”號“站”在一起的深海液壓機械手系統,同樣吸引了眾多參觀者。據志愿者介紹,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研發的兩套機械手堪稱“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左膀右臂”,在150次的下潛作業中獲得了上百種深海生物、巖石、珊瑚、沉積物樣品。
先進腐蝕控制技術讓港珠澳大橋“長壽”
當天,成百上千的中小學生、科學愛好者紛紛踏入神圣又神秘的科研院所,聽科學家講座,參觀實驗室,親自動手實踐。“用趣味的形式普及科學,這樣的活動大人、孩子都感興趣。特別是孩子,來到科研單位非常興奮,希望能激發他的好奇心,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帶孩子前來參加活動的關先生說。
中科院金屬所特別策劃展出了“與祖國同行”展區,全面展示重大科研成果,以及燃氣輪機、動車組轉向機、港珠澳大橋等科研成果的比微縮模型。“全球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創造了多項奇跡,其中先進的腐蝕控制技術是讓港珠澳大橋‘長壽’的秘訣。”工作人員介紹,金屬所采用高性能防腐涂層加陰極保護的聯合防護方法來確保服役可靠性,大橋混凝土也采用新一代高性能環氧涂層鋼筋,保證大橋120年的超長壽命。
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所通過《多彩的真菌世界》科普報告,為學生們講解真菌形態、起源、特征等知識,介紹多彩奇異的大型真菌,普及東北地區常見毒蘑菇種類、識別特征,教大家誤食毒蘑菇后的自救方法。記者吳佳